「校犬貓」該成為生命教育題材 友善校園從心開始

圖片 24.png

此為2016年12月28號由國教署舉辦的校犬比賽中得名的校犬小V,也凸顯校犬在校園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圖/2016年12月28號國教署舉行的校犬比賽)

動督盟公民記者張佑銓/台北報導

飼養校犬,可以對學校有正面效應,不但增加領養上的多元性,更能有「生命教育」的學習對象,還能改變中輟生想法,充分扮演「狗老師、貓老師」的職責。

從本聯盟2015年第一次調查時,發現剛開始推動有234所飼養校犬貓,到2016年第二次調查時,增長為262所,總成長為12%。而2017第三次調查時,仍成長16所,總成長率6%,但與2015年12%相比還低,但和本聯盟所期待的成長上有極大落差,這是非常可惜的。

校犬貓推廣仍有難度 公家機關更得加把勁

目前校園所遇到的阻礙,可分為內外部,外部而言,民眾若發現學校願意餵養流浪貓狗,附近居民就會將浪浪丟棄在學校,造成餵養上的困難,校園也容易成為浪浪聚集地。而內部原因,則是學生家長的反對、放學後沒人照顧等等。

而政府層面的態度,也有些消極、敷衍,在統計數據過程中,發現到國教署、教育部的數據資料皆不齊全,讓聯盟又重新調查,在去年三次調查中,感受到在校犬的議題上,公家機關被動,更無專責人員處理犬貓專案,讓我們感到十分痛心。

但上述所遇到的阻礙,其實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校園部分可與社區舉辦講座,灌輸民眾正確的動保知識。另外,可利用校犬的地域性,讓其他犬貓不進入校園,更可保護校園安全。而學生家長反對及放學後照顧犬貓部分,可透過參考其他學校照顧方法及狗老師、貓老師的成效,來說服學生家長及學校高層。

校園友善犬有其必要 板小案例值得借鏡

圖片 25.png

綽號「小安」的校犬,在師生的眼裡是位校園巨星。(圖/張佑銓攝)

板橋國小輔導處專輔教師紀慈表示,其實當初飼養「小安」是偶然,是新北市動保處長嘗試推動「校犬」計畫,而教職同仁裡更有人呼應這樣的計畫,甚至也有老師願意擔任「小安」的照顧者,才讓這件事情有了起點。

圖片 26.png

 

板橋國小的「小安」個性溫馴,讓許多怕狗的師生,都願意與它互動,更成為板橋國小的伴讀大使。(圖/張佑銓攝)

接著與校長及家長充分溝通後,才正式推動校犬計畫,而「小安」也是經動保處挑過相對溫馴的狗狗,因此當它來到國小後,立刻就能融入校園生活。甚至讓原本怕狗狗老師們,也願意開放讓「小安」到課堂中陪伴上課,而小朋友更願意為了「小安」增加上課意願。

圖片 27.png

板橋國小輔導處也為「小安」設計貼心設施,一來防止它走失,二來也讓小朋友知道它在家,這樣的設施,宛如將「小安」視為家人般照顧,同時樹立良好的典範。(圖/張佑銓攝)

有了這樣的化學效應,輔導處更加碼推動「生命教育」課程,讓小朋友情緒、人際上有明顯改善。這樣的成功經驗,讓許多媒體爭相採訪,周遭的居民也從不支持轉為支持,甚至還寫信來肯定他們,這都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縣市「校犬」需極力推行

圖片 28.png

校犬推行除了有賴於各地動保處努力,也需要學校內外部整合,一旦開始推行後,就會有媒體採訪其成功經驗,不但加深生命教育,更能博得社區民眾認同校犬計畫。(圖/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製)

其實我們從板橋國小的經驗上,就能了解到,其實校犬的推動必須由各地的動保處願意推行,並且找到適合的犬隻,同時搭配學校內熱心老師擔任照顧者。辦理這樣的業務前,也要有適當的溝通,確保一切沒問題在推廣。而推廣成功後,不但會有媒體爭相報導,更能博得當地居民的好評。

在本聯盟走訪後,認為板橋國小的例子,能成為一個推廣校犬的標準流程,過程中小朋友可以在快樂中學習動保,也讓這些台灣未來的主人翁,能回去教育父母、翻轉思維。

教育就是從小開始做起,有了這樣的第一線接觸,本聯盟認為在他們心裡就會埋下一顆愛動物的種子,這樣不僅學到了「生命教育」,更成為了「生命教育的代言人」。我們也期盼,校犬的推行可以由北到南,漸漸地推展至全台,讓台灣成為狗狗的幸福故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imal.p.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