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有系統將動保議題,從中央到地方的專責行政機構列管。透過願景勾勒、目標設定,結合公民參與與民意代表力量,每年定期評鑑監督,以督促其進步,達到願景與目標。讓台灣《動物保護》運動邁向新的里程碑。
![]() |
|
收容所為何成為流浪動物墳場
《揭發十二夜高死亡背後真相 記者會》
新聞稿:
一月七日上午,關懷生命協會邀請田秋堇、陳學聖委員、王唯治先生、楊靜宇、導盲犬使用者邱文昇、便利商店業主周淑英、治療犬協會理事長葉明理等各界關心動物人士,共同檢視農委會動物保護施政問題。記者會由關懷執行長何宗勳主持,會中一位在公務機關修行近三十年的退休公僕在觀賞電影十二夜之後,主動與關懷生命協會連繫,希望幫助改善台灣動物收容所窘境。該前官員依據過去業務經驗,揭出下列問題:
農委會使命與動物保護的本質衝突:
農委會以促進台灣農、林、漁、牧及糧食業發展為使命,以推動產業繁榮為願景,然而上列農、林、漁、牧及糧食產業與動物保護皆有本質上的衝突,無法擺脫以動物經濟利益為優先的傳統思維,因此本會在此強烈質疑農委會執行動物保護業務之決心及適切性。
檢視農委會102-105年中程施政計畫,內容全以農業、畜牧業發展為導向,施政重點中將動物保護列在「活化農業資源利用,維護生態永續發展」項目下,且將方向定調為:「強化動物保護,落實寵物管理」,完全沒有設定促進動物福利相關之施政計畫。
農委會動物保護業務嚴重邊緣化:
同時檢視農委會中程施政計畫中,各項目標之績效評估,動物保護業務完全未列入關鍵績效指標,代表不論未來五年中,農委會動保業務有無實行、實行成果如何,都不影響農委會整體評鑑表現,無怪乎農委會長期以來對於動保業務之敷衍及漠然。(參閱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