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公民社會的動物保護運動──以收容所零安樂死政策監督為例
何宗勳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反賭博合法化聯盟執行長
摘要
印度聖雄甘地曾說:「一個國家的偉大和文明,可以從他們如何對待動物來衡量」。然而在台灣,一個已開發中的國家,官方主導下對待流浪動物的態度,卻是違反尊重生命與人性。由於台灣動物保護法立法的瑕疵,導致數十年來流浪動物上百萬隻被安樂死,政府並未積極因應下,已經形成一股很大的民怨。
關懷生命協會為了監督政府落實動物保護法規,讓流浪動物免被處以死刑,從2012年關懷生命協會邁向二十周年之際,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動督會),希望動物保護的觀念與行動倡議能邁向公民行動參與的形式,於是結合了公民團體、學者、地方民意代表等等力量一起來監督中央與地方行政,避免只是因為政府的官僚執法怠惰,毀掉了台灣的美名。
本文針對「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近兩年來針對「同伴動物」的行動與努力;以及解析三次官方收容所動物死亡報告、各縣市地方民意代表支持保護動物連署、14場縣市動保座談、組織再造催生中央級動物保護委員會等努力的成果進一步分析,再陳述有系統與持續行政監督的重要性。
關鍵字: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流浪動物、收容所
Animal Protection Movement to a Real Civil Society
─Taking Zero Euthanasia in Shelters for Example
Ho, Tsung-hsun
ABSTRACT:
Mahatma Gandhi once wisely observed that “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and its moral progress can be judged by the way its animals are treated.” Taiwan as a developed country, however, has treated stray animals with disrespect for the lives and ignorance of human nature. Because of some flaws of the Animal Protection Act, millions of stray animals have been euthanized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Unfortunately, the Taiwan government's dilatory response to the issue has triggered large-scale popular agitation.
With an aim to set stray animals free from such slaughter by supervising Animal Protection Act and the related legislations led by central or local government, Life Conservationist Association established “Anim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versight Committee” (APAOC) on its twentieth anniversary in 2012. More importantly, APAOC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different views of civil groups, scholars, local legislative delegations and citizens to reach consensus on animal protection issues and initiatives, which reveals animal protection movements have been becoming more comprehensiv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APAOC’s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n companion animals in recent two years; demonstrates three official reports of animals’ death in shelters, petitions from local legislative delegations who advocate animal protection, 14 animal protection conferences, and the establishing “Animal Protections Agency” which will belong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end,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and continuing supervision on governments.
Keywords: Life Conservationist Association, Anim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versight Committee, stray animals, shelter
一、背景說明
(一)台灣動物保護法的矛盾
台灣的《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動保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即是:「為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特制定本法。」然而,部分法條的制定卻與立法精神自相矛盾。
首先,《動保法》並沒有為台灣現在普遍存在「流浪動物」下定義。《動保法》第三條,對動物定義如下:「指犬、貓及其他人為飼養或管領之脊椎動物,包括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寵物及其他動物。」而寵物是指犬、貓及其他供玩賞、伴侶之目的而飼養或管領之動物。飼主是指動物之所有人或實際管領動物之人。
第19條則規定寵物應辦理登記並植晶片。第20條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這也就是說,在官方認定中,台灣的「流浪動物」是不存在的。犬、貓都是寵物,必須有飼主。那被飼主、繁殖場棄養與原本在山中、街頭流浪的動物怎麼辦呢?
(二)動物收容所變成動物墳場
因此,第21條指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無人伴同時,任何人均可協助保護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也就是俗稱「動物收容所」。
一般人對於「動物收容所」很難跟「死亡」與「安樂死」聯想在一起,以為就跟人一樣是動物安養天年的地方。其實真相卻不是這樣。根據動保法第12條規定,對動物不得任意宰殺。其中有一條提到不在此限: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經通知或公告逾十二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第13條提到,宰殺動物時,應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之人道方式為之……。也就是說,在街頭的流浪狗,被抓到收容所,經過確認沒有主人,十二天內沒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就可以安樂死。
關懷生命協會動督會根據農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分析,從1999至2013年,十五年來,台灣官方收容所流浪動物所內死亡高達一百一十多萬隻(1,172,882),平均每天有214隻動物死亡、每小時有九隻狗死亡、每7分鐘一隻死亡。實質上動物收容所已經成為動物墳場,官僚的不作為,已淪為動物墳場的劊子手。
(三)關懷生命協會的反思與行動構想
關懷生命協會一直以來是台灣最具有歷史與影響力的民間團體,二十多年來見證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人民從無法也不懂參與公共事務到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伴隨公民意識的抬頭,動物權、動物福利也日漸受到重視,各種動保團體也紛紛成立。然而,政府官僚體制的僵化與不作為,徒使部份法令不合時宜,動物的處境依然艱鉅。
我們認為要改變動物處境就需要更多政策與法令制定,同時能有效積極督促。台灣過往民間團體在議題倡議與政策施壓上都能發揮一定影響力,然而過去運作都處於被動或議題發生之後才積極行動。隨著資訊化、多元分眾化,監督政府的機制如果無法創新與改變,有效改善,效果受限。
因此,關懷生命協會在邁向20週年轉型之際,也期許透過「公民參與、行政監督」來讓動保政策擴大參與面並能獲得積極的正向改善。關懷認為,唯有透過健全監督機制,讓公民都有管道、方法與策略進行長期的公共參與,發揮監督政府與民代的機會。在此願景下,成熟的公民社會、真正主權在民則指日可待。
二、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成立
為了監督政府落實動物保護法規,2012年1月,關懷生命協會邁向二十週年之際,邀集不同領域學者、公民團體與宗教等組織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簡稱:動督會)。期以動物福祉、組織再造、公開透明、公民參與、課責機制為五大訴求;希望結合公民團體、學者、地方民意代表之力量一起來監督中央與地方行政,避免政府執法怠惰。
(一)組織成員
2012年2月18日「動督會」在『蓮池閣』素齋館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由召集人昭慧法師主持,出席委員有副召集人張章得(關懷生命協會副理事長)、吳宗憲(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林雅哲(關懷生命協會常務理事)、高茹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陳建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所主任)、裴家騏(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劉湘瑤(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請假委員有:林明鏘(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盧俊義(台灣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主任牧師)。會中通過委員會設置辦法、組織願景、目標、計畫案、宣言及現況問題架構討論。並聘請何宗勳(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前執行長、環保聯盟前秘書長)擔任執行長。同時於3月18日假臺北市NGO會館演講廳舉辦成立記者會,正式對社會大眾宣告。
(二)組織四大願景
動督會開始運作後,也開始有系統將動保議題,從中央到地方的專責行政機構列管。透過願景勾勒、目標設定,結合公民參與與民意代表力量,每年定期評鑑監督,以督促其進步,達到願景與目標,讓台灣《動物保護》運動邁向新的里程碑。「動督會」六大願景分別是:(一)同伴動物:不離不棄(給他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二)流浪動物:讓牠活下去(收容所零安樂死),(三)野生動物:尊重野生動物生存權(拒吃、拒買、拒養),(四)實驗動物:反對動物實驗(減量、替代),(五)經濟動物:落實動物福利(改善飼養環境),(六)動物戲謔:反對動物表演(終止動物戲謔)。
(三)行動五大訴求
「動督會」的五大訴求分別為:一、動物福祉:以尊重生命為依歸,持續修改落實動保法令。二、組織再造:各級政府應設置專責動保機關,並提升位階。三、公開透明:所有動物保護機關之行政資訊,須公開透明。四、公民參與:政府政策制訂過程,應該建立公民參與機制。五、課責機制:動保行政機關及動物利用機構定期全面評鑑。
(四)運動策略與作法
「動督會」有四大策略,分別是:一、擴大結盟對象,除了學術界,也擴大連結跨領之NGO。二、與地方民意代表合作,成為地方議題解決與監督者。三、與地方NGO連結並建立夥伴關係,即時掌握訊息脈動與議題串連。四、定期公佈評鑑結果,建立公信力與專業權威。
在行動方向:一、監督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之落實。二、相關動保法令之修訂。三、各級政府動物保護施政績效之評鑑。四、議題調查、揭露、追蹤考核。五、選民變公民,關注動保公共政策教育。
三、近兩年行動方案介紹
「動督會」雖然關注同伴動物、野生動物、實驗動物、動物戲謔四領域。但是由於經費、人力與時間限制,初期還是將重心放在同伴動物身上,其他領域議題則根據時事需要適時反映。以下,將介紹這兩年多(2012-2014.3)針對「同伴動物」跟「流浪動物」重要行動計畫。
(一)政府組織再造──催生「動物保護委員會」
「動督會」成立之後第一個具體成果就是與動保團體催生了「動物保護委員會」。近幾年來,由於政府進行組織再造,農委會可望於升格農業部,原本要成立「畜產及動物保護司」,但由於民間反對動物保護放在有經濟思維「畜產司」下,於是展開呼籲與抗議,要求「畜產」與「動保」分家,成立專責「動物保護司」。
「關懷」跟一些動保團體投入這議題也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也陷入一些瓶頸。於是,在「動督會」成立之後,調整策略操作。
2012年5月2日,「動督會」與「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在立法院門口舉辦記者會,獲得跨黨派立委丁守中、陳學聖、田秋堇、林岱樺、張曉風出席公開支持。知名作家朱天心、駱以軍、生殤像影像工作者杜韻飛、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吳宗憲老師與民間團體台灣動物協會理事長lisa也都出席聲援。「動督會」的志工又以人體彩繪的行為藝術,扮演台灣牛、貓咪行動劇。當場將「畜產及動物保護司」立牌撞破分開,象徵畜產/動保不分家,動物保護是空話。
緊接於5月16日「動督會」副召集人張章得、執行長何宗勳與「動保司行動聯盟」發起人朱天心拜訪立法委員丁守中討論動保司的推動時程,之後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前來說明動保司設置情況。接著,「動督會」又利用參加「全國氣候變遷會議」於會中呼籲:「畜產與動保分家,成立獨立《動物保護司》」。該提案被列入第二群組報告,由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向總統建言。馬總統聽取建言後,當場指示農委會陳主委保基儘速與動保團體溝通。會後,「動督會」執行長何宗勳也向農委會陳主委保基表達關切,陳主委當場承諾儘速與動保團體展開對話。
10月15日「動督會」副召集人張章得、執行長何宗勳、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召集人朱天心、貓狗人共和會理事長黃泰山等人,再次拜會丁守中委員討論農委會成立動保會之事。10月24日與31日分別召開「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會議,商討動保會組織架構討論會議。
很顯然的,2012年12月18日是一個關鍵時刻。在立法院丁守中委員安排下,「動督會」副召集人張章得、執行長何宗勳、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發起人朱天心、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及台灣貓狗人協會理事長黃泰山等動物保護人士就未來農業部應成立「動物保護司」的訴求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見面,農委會對此具體回應表示,可望成立一級單位「動物保護委員會」,將動物保護業務與畜產業務分開,該會與「司」同等級,同時由農業部長擔任召集人,並廣邀專家學者及動保團體參與決策。
政府組織再造,民間爭取「畜產」及「動保」分家,在2012年底獲得結果,但至2014年3月,農委會尚未升格農業部。然而,在2014年1月10日馬英九總統接見「動督會」等動保團體時,也公開表示:農委會未來成立農業部,規劃常設性的動物保護會,並由部長擔任召集人。這項行動沒有意外,已順利圓滿。
回顧這項倡議行動,成功的因素:訴求明確有理、動保團體團結堅持努力、同時遊說過程小心細膩,並獲得立院跨黨派立委支持,才讓政府正視此一問題獲得滿意的解決。
「動督會」未來也將會持續追蹤升格後組織再造,同時扣緊2014七合一選舉,呼籲地方政府重視動保議題,如何讓地方「產業」與「動保」脫鉤,這是後續應該努力目標。
(二)透過數字監督動物收容所
1998年政府為了保護台灣的流浪動物,制訂了《動物保護法》,但沒想到自該法實施以來,大量動物遭人棄養、遊蕩街頭狗貓,必須送交縣市收容所,不少收容所也以具保護動物意義的「動物之家」、「中途之家」、「動物保護教育園區」為名。十五年來,台灣官方收容所已經成為流浪動物的墳場。我們不禁要問:政府是真不知道,抑或「裝」不知道,官僚文化長期以來拿著人民的納稅錢,圈養出屠殺了上百萬隻枉死動物的劊子手嗎!
基於尊重生命,我們認為,這是不可忽視之重大公共議題,如何降低收容所死亡率一直是「動督會」成立重點工作,於是喊出「收容所零安樂死」運動。為了進行要讓各方心服口服並有公信力的行政監督,於是,我們根據農委會每年公布的收容所統計數字進行質化量化分析,用公眾了解的語言、創意呈現,透過記者會召開,讓訊息由媒體傳播出去引發公眾關注與討論,同時我們也提出政策解決方案,並將期待目標轉為評鑑指標,督促政府逐年改善。從2012年至今,已經公布三次調查分析記者會,並對政府相關主管機關產生一定程度壓力。
1、第一次「動物收容」處理情形記者會
2012年8月31日,「動督會」於立法院群賢樓門口召開《縣市收容動物「枉死」排行榜》記者會,公布五都「枉死」排名前三名的是新北市、高雄市、台南市;縣轄市排名前三名是桃園縣、屏東縣、南投縣。記者會中,「動督會」點出收容所高死亡原因,主要是同伴動物管理上有四大缺失:繁殖寵物業者疏於管理、飼主教育不足、犬籍管理鬆散、收容所濫捕濫殺。因此,提出「尊重生命‧收容零死亡」六大長期與短期改善目標,分別是:一、公民參與機制建構。二、杜絕棄養推廣絕育。三、鼓勵領養。四、包容流浪動物。五、提高捕犬門檻:通報必須具名。六、擴大終生安養規模。
2、第二次「動物收容」處理情形記者會
2013年3月12日,「動督會」與丁守中國會辦公室、田秋堇國會辦公室,在立法院共同召開「打開動物死亡行政系統黑盒子」記者會。會中公佈《2012年收容所績效與進步排行榜》,並抨擊政府資訊不透明,呼籲政府應健全通報系統,朝向收容所零死亡努力。關心動物保護的大眾,一起來打開動物死亡──行政系統的黑盒子。
「動督會」依據農委會提供的100和101年度的〈全國公立收容所動物收容處理情形統計表〉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在提高認養、降低所內死亡、降低人道處理上,2012年度直轄市只有北、高兩市的分數在績效排行上及格。地方縣市績效表現及格的則有新竹市、嘉義市、桃園縣、雲林縣、嘉義縣、新竹縣。在農委會提供的資料中,發現缺乏完整的收容總數資料,製造政府與民間對話的鴻溝。因此,期望政府健全通報系統透明化,並在流浪動物促進三高二低(提高寵物登記率、提高絕育率、提高認養率;降低收容所內死亡率、降低人道處理率)的管理成果。
這場記者會,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承諾提高登記率5%以及降低人道處理比例開始,人道處理方面目前是50%,透過每年降5%的努力,看是否能降低到35%-40%。
3、臉書「動保行政監督──訊息圖表」
在3月12日記者會中,我們也要求農委會將每年公布一次「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處理情形統計表」改為每月公布,農委會承諾。緊接,「動督會」從當年六月份起每一季在臉書(facebook)設計「動保行政監督──訊息圖表」,根據統計資料,針對所內安樂死、死亡、認領養製造三至四張圖表,將直轄市與縣市表現最好與最差用簡單圖表呈現出來,讓臉友透過臉書分享傳播,間接對地方縣市產生民意壓力。至2014年3月已經製作15份訊息圖表。
4、農委會動物保護業務嚴重邊緣化
在3月12日記者會中農委會承諾人道處理,每年降5%。當本會收到農委會送行政院審議的「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所設施計」,人道處理卻降至3%,標準訂得更寬鬆,讓我們對農委會消極怠惰非常驚訝。
2013年中下旬,一部描寫收容所動物安樂死的電影《十二夜》在全台發酵。一位退休高階公務員王唯治來本會拜訪,並期待能對流浪動物盡份心力。
「動督會」在他的協助下,我們檢視農委會施政藍圖,發現到農委會以促進台灣農、林、漁、牧及糧食業發展為使命,以推動產業繁榮為願景,然而上列農、林、漁、牧及糧食產業與動物保護皆有本質上的衝突,無法擺脫以動物經濟利益為優先的傳統思維。
而農委會「102-105年中程施政計畫」,內容幾乎以農業、畜牧業發展為導向,施政重點中將動物保護列在「活化農業資源利用,維護生態永續發展」項目下,且將方向定調為:「強化動物保護,落實寵物管理」,完全沒有設定促進動物福利相關之施政計畫。
「動督會」檢視發現,農委會中程施政計畫中,各項目標之績效評估,動物保護業務完全未列入關鍵績效指標,代表不論未來五年中,農委會動保業務有無實行、實行成果如何,都不影響農委會整體評鑑表現,無怪乎農委會長期以來對於動保業務可以敷衍與漠視。
5、農委會缺乏調降人道處理率的誠意
我們細心檢視農委會回應民間改善收容政策,於102年6月5日通過「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劃」,希望藉由改善收容所硬體設備,達成提升施政滿意度、改善施政負面評價等目的計畫。在此計畫規定103-107年間,人道處理比例每年需減少3%,預計於107年將收容所人道處理比率下降至38%。但實際統計97-101年間收容所人道處理率,便已每年平均下降5.11%,由此可知農委會設定之標準明顯過低。
因此,「動督會」選在馬英九總統2014年1月10日接見動保團體前夕,7日上午假立法院召開「收容所為何成為流浪動物墳場──揭發十二夜高死亡背後真相」記者會,檢視農委會動物保護施政問題。
記者會中,「動督會」提出了收容所高死亡率的四大關鍵原因:一、農委會使命與動物保護的本質衝突。二、農委會動物保護業務嚴重邊緣化。三、農委會改善人道處理率,目標值毫無挑戰性。四、各縣市人道處理率差異極大,農委會行政指導怠惰。
為此「動督會」提出了四點呼籲,分別是:一、中央與地方均應訂定具挑戰性之人道處理之績效目標,以年度績效前1/2縣市績效之平均,為次年度全國目標平均值。二、農委會應將動物保護及保育業務於中程施政計畫中,增列為關鍵績效指標,作為績效評鑑項目之一。三、以收容所零安樂死為終極目標。
針對流浪動物,「動督會」也提出了三大併行的因應對策:(一)加強認領養推廣;(二)公民合作,資源共享。除改善公立收容場所外,同時輔導現有之民間安養場所;(三)TNVR(誘捕、絕育、施打疫苗、回置)政策之推廣執行;(四)邀請總統、行政院長、縣市首長透過具體行動,親自訪視收容所,回應民意訴求,宣示改善之決心。
6、第三次「動物收容」處理情形記者會
這兩三年各界對收容所高死亡率非常關注,很多縣市也很積極改善,2011年所內死亡85,240隻流浪動物,死亡率76%。2012年所內死了75,427隻流浪動物,死亡率68%,到2013年所內死了64,169隻流浪動物,死亡率57%,從整體統計數字中發現雖然整體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基於尊重生命,離我們期待願景「收容所安樂死零死亡」還有很漫長距離。
而我們也發現,很多縣市對於動保業務非常消極怠惰,所內死亡一直高居不下,尤其屏東縣政府委託屏科大收容所長期安樂死率最高,達九成以上。我們認為,收容所高死亡率,縣市長責無旁貸。於是「動督會」於2014年2月25日早上十點至監察院門口召開「屠狗之王加冕大典記者會」,將屠狗之王獎項頒給台中市長胡志強與屏東縣長曹啟鴻,同時公布全國《102年收容所績效與進步排行榜》,並向監察院陳情動保行政違法失職。
記者會公布直轄市獲獎者為台中市長胡志強,一年殺了4993隻狗;地方縣市組則頒給屏東縣長曹啟鴻,一年殺了5352隻狗。臺中市102年認領養率為40%、死亡率為56%,兩者皆為五都排名最低;而唯一委託大學進行收容業務的屏東縣,卻是最慘烈的動物地獄,屏東屏科大收容所連續兩年安樂死率最高,逾九成(101年99.92%;102年92.07%),認領養率這兩年盤據倒數一、二名。
這項直接點名記者會,讓被點名縣市跳腳,讓農委會、台中市政府與屏東縣政府紛紛回應。台中市動防處處長余建中反駁,安樂死數量高是因為台中市「誠實」公佈數字,強調場內安置動物死亡率「只有」5%多,比其它縣市動輒三四成,成效良好,但也坦承流浪貓犬絕育率不佳,是未來改進重點,今年至少編列200萬推動。胡志強市長反駁說,中市還興建全台唯一小狗專用運動場,90公尺長的跑道,連續6屆拿下中央評選全國特優第1名,獲世界級肯定。
對於台中市動保處回應,「動督會」在網站回應,資料全部來自官方,而台中市政府居然質疑「其他縣市給農委會數字會做假」;這是否意味農委會的統計方式有問題呢?
而屏科大流浪犬收容中心也回應媒體表示,12天的安樂死期限是法律規定,中心也致力推廣認領,每週六都會到台糖讓民眾現場認養,今年暑假起也開始跑遍屏東縣各小學推廣認養教育,希望能夠從根做起,提高認養率。
屏東縣政府家畜防治所所長徐榮彬表示,屏東的認養率的確較低,但是屏科大收容中心的環境都是經過合格評鑑,也都符合相關規定,未來將朝放寬認養條件進行,原本1戶可認養2隻流浪犬,將放寬到沒有上限。
7、政府資訊透明,公民可以監督政府
政府資訊透明,是透明政府重要指標之一。政府通過公開透明,不但可以降低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且可以減少政府公職人員瀆職的可能性。而成熟公民社會,則可以透過資訊透明,結合專家進行分析,達到監督政府的目的。
政府施政有績效評估指標,台灣流浪動物一直無法有效處理,收容所動物死亡率無法下降都是源頭政策出了問題。而「動保行政監督」就是針對公務人員運作法則,設計出了一套監督工具與機制,從源頭對症下藥,這樣執法公務人員才能夠積極進步,真正達到動物保護目的。
四、馬英九總統的接見與承諾
(一)2013年地球日的接見
台灣雖然是一個民主國家,但是威權、官僚的遺緒還是存在,由於官員消極、保守,很多政策還都需要透過總統的交辦與指示。台灣的公民團體透過各種可能的場合與總統對話與建言就變得非常重要。
2013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2013全國NGOs環境會議」合辦團體上午至總統府跟總統馬英九會面,本會由創會會長昭慧法師代表出席向總統提出四大動保建言及訴求,分別是:一、避免影響國際形象──堅持禁止開放鯨鯊蓄養政策,二、請總統到動物收容所了解流浪動物處境,三、建議促請中央與地方設立動物保護基金,四、建請10月4日「世界動物日」發表動保政策白皮書。
事後,農委會的回覆不但大多答非所問,也極盡推諉之責,讓人覺得痛心與遺憾。而業務承辦人員對本會訴求的嚴重扭曲已經造成傷害,讓人有受邀作客,卻蒙受羞辱之感,而回覆時間也過長。我們發現總統接見根本是形式主義,而基層官員更無視於總統跟公民團體見面意義,讓總統承擔無能之實。(詳細內容可以參考http://www.lca.org.tw/news/node/3916。)
(二)12夜電影發酵,2014總統接見動保團體
2013年下旬紀錄片電影「12夜」效應開始引發國人關注流浪動物的生命權與福利,於是總統府規劃了2014年1月10日「總統與動物保護團體座談會」,本會是四個受邀動保團體之一,由執行長何宗勳出席建言。
會中,本會提出諸多訴求,其中有四點獲總統與農委會明確承諾。本會重要訴求與府方回應如下:訴求一、關懷生命協會提出派政務委員協調各部會處理動保問題。行政院已經委由楊秋興政委負責,預計三月份安排第一次會議。至截稿前,政委已經換人,目前積極協調中。訴求二、希望總統去動物收容所主動關心,總統與農委會承諾農曆年前安排。在截稿前,日期已經跳票。
訴求三、於今年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召開全國動保會議,比照環保團體之前舉辦全國氣候變遷會議公民咖啡館,農委會也承諾搭配升格研擬舉辦。訴求四、施政會將尊重生命、降低收容所安樂死、提高認養等列入關鍵與挑戰性指標。截稿前,農委會回覆尚在研擬中。
而本會也針對收容所零死亡與TNR法制化提出訴求,由於跟其他動保團體沒有交集,會中沒有具體決議。但農委會願意定點試辦看看。
一連兩年本會與總統的見面結果與後續追蹤,真讓人感嘆官僚殺動物之悲。
五、地方包圍中央──啟動地方動保列車
作為行政監督公民團體,我們很清楚執行第一線地方縣市很重要。如果我們監督地方政府要達到效果,地方民間團體、民意代表與公部門支持配合很重要,關係要先建立起來。雖然關懷生命協會是老牌組織,但「動督會」在各地方還是陌生。
所以「動督會」在2012年4月先發起《地方民代支持保護動物行動計畫》,初期一個月就獲得全國18縣市、78位民意代表響應,成為《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宣言》之親善大使。
緊接從2012年10月份起開始規劃「動保巡迴列車」,到地方舉辦民意代表簽署《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宣言》,並由「動督會」將頒發感謝狀,並主辦《動保行政監督座談會》。這「動保列車」有幾項功能與目的。首先讓他們認識「動督會」,地方政府也可以了解「動督會」,針對評鑑指標可以交換意見。第二,認識地方動保團體與支持民意代表,未來也可以參與評鑑。第三,讓支持動保議員更多響應,由於有到地方巡迴,原本沒有支持或沒收到消息轉而支持民意代表破百。第四,了解在動保團體關注議題,讓評鑑指標更加週延,同時事後列管追蹤。第五,建立四方對話平台。第六,讓議題在地方發酵等。
在上述想法成熟,於是展開規劃與聯繫,第一場選擇台北市先行舉辦以測水溫。2012年10月16日在跨黨派議員吳世正、吳思瑤與高家瑜支持與聯合舉辦下,首場獲得24位議員連署支持。動保團體出席非常熱烈,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處長嚴一峰也親自出席跟大家對話,展現誠意,會議雖然沒有火爆衝突場面,但展現對話誠意,用解決問題的態度來處理,建立公共政策理性溝通對話第一步。
緊接,一場一場展開舉辦。第二場基隆市(10月25日)、第三場新北市(11月5日)、第四場台中市(11月8日)、第五場桃園縣(11月23日)、第六場宜蘭縣(11月29日)、第七場高雄市(12月12日)、第八場屏東縣(12月13日)、第九場台南市(12月26日)、第十場嘉義縣(12月27日)。2013年第十一場南投縣(1月9日)、第十二場彰化縣(1月24日)、第十三場雲林縣(1月25日),於3月21日在台東舉辦第14場後停止。
在規劃14場之後,也碰到一些瓶頸。有些縣市雖然議員響應,但舉辦意願不高,如:新竹縣市、苗栗縣、花蓮縣、連江縣,還有金門與澎湖還沒有議員響應。這些縣市都是後續待努力克服。
根據已經舉辦14場座談,地方大部分關注還是收容所、流浪犬貓為主,其次是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與實驗動物很少有人談起。在同伴動物方面,羅列出通報捕犬流程、動保警察、動物販賣、收容所改善、繁殖場問題、放生問題、晶片落實與稽核、收容所擴大志工參與、棄養問題、動保員業務、源頭幼犬減量計畫、捕犬業務回歸主管機關、設置自治條例、捕捉絕育後回置(TNR)經費及門檻、野生動物急救站、動保教育等16項議題。
雖然每場座談會都揭示很多動保行政問題,但也發現部分縣市已有進步性作法,例如訂定犬貓(寵物)地方自治條例、設置動保警察、收容所開放志工參與等。而且很多縣市幾乎都是第一次四方對話,因此引起熱烈迴響,地方媒體報導非常熱絡,這也為動保行政監督打下好的基礎。而我們也巡迴14場完畢後出版《動保議題彙整──政府回覆暨成果報告書》,做為「動保行政監督」未來運作參考。(完整內容請上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4201下載)
這份報告上網,雖然回應與留言有限,一位網友留言讓大家覺得一年的努力是有成果的。這位網友指出:好感動,200多頁的報告書!這麼大的工程,需要多麼大的心力與耐勞,這種精進不懈、大無畏的精神,令人感佩!看到這個我持續在捐款的動保團體,在動保議題上長期的努力,也看到的確有一些地方民代是真心地在關心這些動物,眼淚差點掉下來。政府無能做的,要靠這一群勇士來發聲、出力,祈願終有一天,台灣能夠成為一個不殺的樂土。加油!大無畏的勇士們!
六、總結
在「關懷」繼往開來的時刻,開啟「動保行政監督」,期待也能為動保運動繼往開來盡一份心力。而兩年來動保行政監督工作中,讓人體會從事動保運動的艱辛;同伴動物因人類需求繁殖而出,然而在繁殖場過的是猶如煉獄的日子;流浪動物是已經遭受被人類背叛遺棄的命運,然而國家政策卻是處死牠們來卸卻飼主及政府需面對的責任。如果「動物也是生命」是被大家所承認的,那很多情況可說是政府帶頭糟蹋生命。
動物保護,真的比想像中困難很多,如Peter Singer在《動物解放》一書中所言:「最明顯而首要的困難在於被迫害者不能組織起來以對抗迫害。我們必須站在這些不能為自己說話的動物立場來為牠們說話。」然而人類沙文主義造就根深蒂固的物種歧視,不是用道德高調三言兩語可說清,每天每天就是有那麼多生命不斷受虐慘死,如何改變整個結構性問題?就是要公民賦權,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有力量可以改變體制壓迫個體的不公不義,可以改善這個世界,讓每個生命體更祥和地存在,而不是鎮日處於驚恐暴戾的負面磁場中。
事實上,在這條艱辛的動保路上,已經看見一股漸漸匯集而成的力量,這股力量是慈悲、寬容、溫柔的。打從一開始成立「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所參與專家學者,無不將他們傾畢生之力所得的知識力量發揮在動保上。緊接成立的「動保志工隊」來自各界的學生及各行各業的人士,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力量薄弱有限,但卻毫不隱藏的付出,驅動出一次又一次替動物發聲的能量。而「地方民意代表支持保護動物計畫」全國巡迴,一場又一場在各不同縣市,接觸到眾多默默耕耘的動保、保育團體甚至是個人,守護著鄉土上每個獨立生命體。挺身而出的民意代表,為了落實尊重生命的實踐,拋開選票考量,為每一隻弱勢個體發聲,推動讓自己所處的城市更文明祥和。
動保之路,雖然處處黑暗,但只要願意關心動物的每一個體,就是一盞盞微弱的光,終將把動物處境點亮,期盼大家能與「關懷、動督會」一起合作的就是將所有光聚集,照亮我們動保行政的方向,希望在下一個「關懷」20週年到來時,動保已是全民運動,人類對動物的尊重已突破物種歧視。只有在對跨物種生命也是和平正義的對待,人類才能真正和平正義的對待其他人類。
或許不用到下一個20年,當我們再想到動物時,不再是牠們悲慘的命運,而是欣賞牠們每一個個體盡情展現地球所孕育出奇妙美好的生命力。
留言列表